零首付、超低首付即可买房?无学历无社保均可落户深圳?面条久煮不烂是加了工业胶,不能吃?中国高铁1公里耗1万度电?湖南一居民收到300万“扶贫资金”?……9月份以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持续快速回应网民疑惑,果断斩断谣言传播链条,维护了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然而,网络谣言如同快速繁衍的“病毒”一般,充斥着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面对烦扰繁杂、五花八门的网络谣言,唯有利刃出击,精准铲除发布源头,快速斩断传播链条,严厉打击,绝不姑息,才能让网络谣言无处遁逃。
2024年以来,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2024年8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达1983.3万件。这一系列数据彰显了政府治理网络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雷霆手段,同时也说明着重拳打击网络谣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的背后是利益纷争的拉扯。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认真思考,不难发现各类网络谣言案例的共性:网上收集挑选视频和图片,利用剪辑软件任意编辑、移花接木,再配以字幕和解说,恶意制作不实信息,多平台发布,多账号转发,推热搜,上热榜,广泛吸引网民关注,博取眼球、吸引流量,进而实现流量变现。此外,另有一些谣言,肆意歪曲事实、蛊惑人心,抹黑他人名誉,攻击公共政策,扰乱社会安宁,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和利益追求。
新技术的应用为整治网络谣言带来新挑战。AI技术的迅速发展似乎让网络谣言“如虎添翼”。被媒体曝光的某MCN机构利用AI技术在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条谣言,目不暇接的虚假信息,混淆网民视听,制造社会焦虑,扰乱公共秩序……已然成为威胁社会和谐的“毒瘤”。高清的图片、“真挚”的文字、大量信息的快速传播更迭,颠覆了网民“有图有真相”的常规认知,让人陷入了“真假难辨”的困境。
源头已明,问题已现,整治网络谣言,利刃出击,势在必行。
擦亮“法治利剑”,严打违法高压威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谣言滋生、传播的土壤。我国出台了多项涉及网络谣言治理的法律法规,从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层面,搭建一套惩治网络谣言的法律治理体系,为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执法部门快速行动,严格执法,有法必依,违法必惩,严肃追究网上谣言信息发布传播的相关方责任,对首发谣言信息的平台和账号加大惩处力度;各地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公众法律意识和媒介素养……一系列依法治网“组合拳”的出击,有效威慑了网络谣言不法分子,打击了网络不法行为。
突出技术赋能,精准高效识谣止谣。大数据时代,技术赋能更有利于抢占网络辟谣先机。近年来,各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的高频监测,督促平台加强信息发布管理,对敏感领域、敏感事件逐一排查核实,对热点信息及时查证,快速发现谣言,打上标签,作出明示,及时铲除谣言的制造源头,使谣言无处可藏。
平台联动出击,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各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相关部门协同合作,监测、发现、辟谣、处置全流程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各地将防止谣言传播的细节落到了实处。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以来,我国已建立了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一体化联动辟谣机制,实现对网络谣言的联动发现、联动查证、联动辟除,筑牢了网络安全防线。如,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自成立以来,已发布权威辟谣内容6000余条,原创辟谣稿件1000余条,成为网民举报谣言线索、查证谣言信息的主要途径,开展联动辟谣已然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发挥融媒优势,去伪存真正面宣传。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平台往往成为舆论的发酵场所,人人有麦克风、人人是传播者,面对网络谣言,最有力的回击是用事实说话、让真相发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媒体与新闻工作者更应承担起为民众引领方向、指点迷津的重任,不仅要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科学阐释、深入分析,还要针对舆情发展态势丰富报道内容、拓宽报道深度,将真实内容的价值最优化、最大化,引领网络舆论走向正确轨道。
全民参与共治,共享清朗空间。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我们应树立起辟谣人人有责的社会意识。当下,全国各地加强了网络举报机制的建设,开通了便捷的线上线下举报途径,鼓励公众参与辟谣,使谣言在庞大的网民监督网下无处遁逃。谣言止于智者,网民要擦亮双眼、善于思考、主动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素养,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同时,各地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周、辟谣优秀作品征集等活动,提高公众网络辟谣的参与度,正向引导网络舆论。今年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发布活动中,收到来自政府部门、机构、院校、媒体和个人2600多部作品,参选单位和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这些作品不仅帮助网民澄清事实、消除误解,更是引领了正确观念,捍卫政府公信力,净化了网络空间,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网络谣言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坚信,只要政府、社会和个人敢于主动亮剑,持续利刃出击,做清朗空间的责任人、守护人,汇聚起共管共治的强大合力,必能让网络空间更加天朗气清、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