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汲取知识的海洋,是个性张扬的殿堂,是互助共济的港湾,也是心灵安憩的家园……在信息技术愈发成熟、大众应用广泛普及、文明之花竞相绽放的大背景下,“网络谣言”潜滋暗长、铲而不绝,或为牟取私利编谣造谎,或为宣泄情绪按键伤人,或为追热猎奇起哄跟风,既侵犯公民权益,也损害公共利益,甚至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各部门协同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为祛除“网谣之毒”开出“三剂良方”。
一剂“明目醒脑”方,提升识谣辨谣能力。慧眼如炬明真假,清神醒脑辨是非。祛除“网谣之毒”,必须练就识谣的能力、辨谣的本领。从网络文明宣传活动开展,到优秀辟谣作品征集,从线上辟谣平台建设,到线下实践活动结合,既为公众识谣辨谣开设了“大课堂”,也为网民投诉举报搭建了“直通桥”。打谣宣讲进农村、进社区,防谣知识进企业、进园区,辟谣培训进机关、进校园,谈危害、论影响,说案例、讲法律,敲警钟、划红线,自觉抵制网络谣言成为共识,安全文明使用网络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网民争做止谣智者、反谣达人,不信谣、不传谣让蜚语恶言寸步难行,查源头、摆真相让虚假信息无所遁形,识谣辨谣形成合力,让防范屏障筑得更牢。
一剂“抗病祛邪”方,健全防谣辟谣机制。网络谣言败坏风气、荼毒人心,铲除滋生土壤、斩断传播链条,着眼长效常治是重点,完善制度机制是关键。24小时网络巡查机制,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不间断监测信息动态,全方位抓取网络谣言,跑出防谣辟谣“加速度”。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宣传、统战、公安、工信等部门单位作用,完善线索受理、研判、处置、反馈流程,强化谣言治理、维护网络生态,唱响网络联动辟谣“大合唱”。信息共享共用机制,联合地区新闻网站、新媒体平台、网络账号等组成“辟谣矩阵”,整合资源接入全国、省、市“曝光台”,形成网谣处置“一张网”。横向协同、纵向联通,网上线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巩固完善,网络辟谣统筹力、公信力、影响力和震慑力持续增强。
一剂“补气益中”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此消彼长的网络舆论阵地,正能量不去主动占领,负能量就会充斥泛滥。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蕴含的“引爆点”,让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网络新风尚。无论是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还是组织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无论是举办各类网络创意大赛,还是以“清朗”行动亮剑网络歪风,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从未止步。以优秀网络作品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更多具有“网味”“网感”的鲜活文字、暖心图片、励志视频,为缤纷万象的互联网持续注入股股清流、传递阵阵暖意。最丰满的故事、最真实的写照、最生动的瞬间,如同生生不息、引人向善的精神火炬,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赋能,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