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京城繁华,人烟阜盛,财货如流。然商贾之事,纷扰繁杂,时有不肖之徒,以欺诈之术,惑人心智。其法多端,或以谣惑众,或伪造公文,或充冒贵人,以假乱真,诱人入彀,骗财骗色,无所不用其极。
却说那前门大街之上,有一富户,姓言名皆信,家资殷实,珠围翠绕。此人虽富,却非勤俭审慎之辈,乃因言家世代为商,祖上蒙阴。然至皆信一辈,却性喜猎奇,好信浮世之谈,对坊间传闻尤为深信,每有所闻,必以为得闻秘辛,欲借此以登龙门,光耀门楣。然不辨世事真假,常为虚言所惑。
其妻贤淑,名曰言氏;其子聪颖,名曰言不变,寓家财永续,世代不变之意。此子自幼聪明伶俐,幸得母教,性情沉稳,每闻父亲妄谈,必以理相劝,虽年幼,然见高识远。其妻子常劝皆信勿信浮言,然言皆信总以“富贵险中求”为由,不以为意,反常对其妻子言辞不逊。
京城东市之角,有一茶肆,名唤“清风雅集”,每日宾客如云,络绎不绝。肆内人声鼎沸,纷至沓来,名曰“清风”,实为谣言滋生之地。言皆信虽寡学无术,文化浅薄,然却独好附庸风雅,流连于咬文嚼字之处。是日,言皆信正于茶舍之中喝茶闲憩,忽闻旁人讯传,言朝廷将筑“大明统一大市场”,并将招募“大明统一大市场优秀宣传员”。皆信闻此讯,大喜过望,以为此乃飞腾之秋。离茶肆后,又闻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纷纭,恐落其后,遂日夜奔波,图谋入其门径,以冀富贵。
正是:
清风雅集人声喧,传言四起逐风颠。
闻说朝廷筑大市,皆信心中喜无边。
许是打探有了效果,忽一日,有神秘客至言府,自称朝廷密使,手握密函,言及招聘“大明统一大市场优秀宣传员”之事。谓言皆信曰:“若得此职,非但爵禄丰厚,且可执市场之牛耳,富甲四海。”言皆信闻之,心花怒放,以为天赐良机,当即设宴以待,并许重金以为酬。
那密使窥其贪意,心下暗喜,席间出官函以示。函上书曰:“朝廷特旨,招募大明统一大市场之优秀宣传员,须办‘统一建设卡’以为凭。”
皆信问曰:“若预得此卡,需费几何?”密使答曰:“此卡原价,纹银需得五千两整。然观阁下心怀至诚,吾心甚慰,故特赐阁下以内部之惠,仅须三千两白银足矣。”言皆信闻之,眉宇间略显迟疑。密使见状,复言道:“此卡之妙,月余之内,定能回本无虞,且获利倍增。然吾手中此类名额稀缺,名门望族、世家公子皆争相购之,若迟疑不决,恐错失良机,再难求得。”
言皆信视函上印信,心稍踌躇,然旋即思忖片刻,遂释然去疑,即命人取银以办此卡,欲大展拳脚,借此卡而登龙门。
其子言不变,睹此情状,心生疑虑,谏其父曰:“此事恐有诡谲。朝廷选拔,岂会轻率若此?且办此卡,需费不赀,万一有诈,何以处之?”言皆信闻言,怒曰:“竖子无知!此乃天赐良机,岂可失之交臂?我言家世享富贵,岂惧微末之险?”遂不纳不变之言,决意抢办此卡,以图富贵。
那密使见言皆信如此笃信不疑,心中更是暗笑,遂取其银,授以一卡,谓言皆信曰:“此乃‘统一建设卡’,阁下今日执此卡,即为朝廷特选之宣传员,可享诸多特权。”言皆信得卡,喜不自胜,笃定自此便可青云直上,富甲天下。
且说席毕之后,那密使慢悠悠地告辞去了,言皆信回得房去,当即唤过言氏,把灯挑得透亮,将那“统一建设卡”把来观看,细细研摩至夜半时分,心中喜悦之情,难以自禁。
正是:
统一建设急入手,密使笑语藏机锋。
不变谏言难入耳,投机取巧陷深坑。
然好景不长,未及数日,那密使忽杳无踪迹。言皆信所持“统一建设卡”亦成废纸一张,毫无用处。盖那厮实乃江湖狡诈之徒,伪造密函,冒充朝廷密使,借招募之名以骗钱财。言皆信得知真相,悔恨交并。然时已晚矣,所耗巨资已尽入狡徒之手,虽已上报衙门,但实难追回。真乃贪心不足蛇吞象,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此事传开,京城内外,无不嬉笑怒骂,言皆信之愚行成为街头巷尾之笑谈。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有分教:
茶肆喧嚣谣言传,皆信听闻心自欢。
密使伪函欺愚钝,统一市场计为端。
家财取之须有道,金银相送梦成烟。
悔之晚矣空余恨,身家苦楚成笑谈。
又一日,京师复传妄语,言曰户部将颁“万历龙票”,凡购得者,皆可分得朝廷红利,且可为购得商贾信用作保。一时间,人心又动,皆欲购之以求利。
言皆信闻此讯,心虽存疑,然念及前次家财之失,欲借此机以挽损失,找回颜面,遂复携重资,往求购票。岂料此番又遭狡诈之徒所欺,所言“龙票”,皆为伪造,户部未尝有此物也。
言皆信再遭诓骗,损失甚巨,心中懊悔无及,然家财已失,无法挽回。得知消息一刻登时跌坐在地,捶胸顿足,疾声哭号:“吾又为奸人所欺,悔之晚矣!”
言氏与言不变闻之,急来慰藉。言皆信痛哭流涕,悔恨交并,嚎啕道:“吾愚钝至极,两遭诓骗,损失惨重,何以自处?”
言氏劝之曰:“夫君勿忧,世间富贵,皆乃过眼云烟。你我虽失家财,然亲人尚在,亦是幸事。望夫君能放下心中之念,与家人共谋生计。此番教训,当铭记于心,以后行事,更须谨慎小心。”言皆信闻其言,心中有所触动,然仍难以放下心中执念。
其子言不变又劝其父曰:“世间之事,皆有因果。今日之祸,皆因昔日之因。愿父亲能以此为鉴,徐徐图之,以再筑家园之盛景。”
言皆信闻其言,心稍得安,暗自思量:“此番教训,实乃深刻,日后行事,必当谨慎小心,不复轻信谣言。”
有诗云:
龙票谣言再起澜,富户复梦化空谈。
谨慎行事方为道,莫让虚言蔽心田。
世事无常,言皆信经此两劫,方知世间真假难辨,行事须慎之又慎。自此以后,言皆信果真放下心中之念,与家人共乐天伦,悠享余生。虽无昔日之富贵,然有至亲相依相伴,亦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也。其邻皆叹曰:“言皆信虽失富贵,然得亲情,亦是人生一大收获。此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此为后话。
话休絮烦,言接上文。言皆信两遭诓骗之事,自是传为京师笑谈,周遭之人皆以此为戒,不复轻信谣言。然世间之人,贪心者众,每闻异事,便欲探其之利,希冀借此致富。殊不知,谣言止于智者,而贪心实乃祸之根也。
【结语】
谣言惑众害不浅,富贾空梦一场空。
若得慧眼识真伪,方知富贵非永恒。
世间万物皆有定,谨慎行事方为聪。
勿为执念遮望眼,亲情相伴乐无穷。
此言虽简,然寓意深远,愿世人皆能铭记于心,莫再重蹈言皆信之覆辙也。
【后记】
又数年,京城中再传谣言,云有异人能以奇术医病,无论沉疴新恙,皆可手到病除。其人自称曰:“吾乃宫廷御医之后裔,世代承袭秘方,秘不示人”“然经数载深思,吾终作一违逆祖宗之决定,愿将家传秘方无偿公之于世,以广济苍生”“服吾之药,纵使一气儿登五楼之高,亦不感气促力疲,犹如神仙附体,岂不快哉!。”乞医问药者闻言遂蜂拥而至,然皆无果而归,反耗资巨大。言皆信闻之,心内暗哂,知此乃又一忽悠,遂遣其子不变,广布传言,抉剔伪术之真相,劝诫百姓勿堕欺妄之阱。四邻周遭闻言皆信之言,方知真相,皆感其恩德,称赞不已。
有诗云:
惑心谣言又四起,异人治病是虚词。
皆信明智不皆信,百姓感激赞高义。
熙攘真假难分辨,唯有慧眼识真伪。
劝君勿要轻信谣,免得财散空伤悲。
自是,言皆信遂成京师中一贤达之士,以诚信为立身之本,勤勉持家,由是家业日臻兴隆。而皆信之事迹,亦流传后世,以为鉴戒,告诫世人勿轻信浮言,免致竹篮打水,终归空无。
盖世间之事,真伪错杂,难以辨明,唯持清醒之心,方能洞察秋毫,明辨是非,不堕欺瞒之阱。
(2024年9月6日刊于知乎网站)
网址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18551119
附件:
本文写作参考了部分近两年较为有名的网络谣言:
案例1:一些涉经济金融领域谣言捕风捉影、招摇撞骗,或伪造文件、或假冒权威,散布虚假信息,大肆行骗敛财,造成群众财产损失,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2023年4月,有不法分子伪造政策文件,利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重要部署,编造“国家发改委‘招聘全国统一大市场优秀宣传员’”谣言,诱导读者办理所谓“统一建设卡”,进而达到敛财目的。还有不法分子化身“李鬼”,假冒国字号权威机构、大型企业名义,捏造并散布“财政部发行金融债券”“征信可以修复”等虚假信息,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严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案例2:一些涉及健康类谣言披上伪科学外衣,或夸大其词,或以讹传讹,带偏公众判断,招致健康风险。再如互联网及电视新闻上种种医药广告等良莠不齐,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