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谣言是危害美好家园的顽疾毒瘤。
受“流量经济”、猎奇心理等多种因素,部分平台、网民恶意编造、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充当“黑嘴”,博人眼球、敲诈勒索,严重误导舆论,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民合法权益。
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谣言治理带来新挑战。各类网络谣言蔓延扩散,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延伸,污染网络环境。深化网络辟谣,共建清朗家园,建设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是人民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
坚持守正创新,奏响网络空间辟谣强音,“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
如何同频共振、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放大辟谣传播声量,挤压谣言生存空间,进一步在网络空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成为网民持续关注的话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网络谣言治理,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凝心聚力、协同发力,打造“人人参与、多元共治”网络辟谣新格局。
近年来,全国深入推进网络辟谣,加快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网络辟谣机制,画绘网上网下同心圆,壮大网上辟谣主流舆论阵地,弘扬网络新风正气,不断提升辟谣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文明之光正在竞相闪耀。
山东深入基层、创新方式,坚持分层分类,开展分众化、精准化传播。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丰富优质网络辟谣内容供给,主动设置议题话题,运用网言网语,以“小切口”讲好辟谣故事,辟谣品牌活动亮点纷呈,网络创作精品迭出。策划一系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网络产品,创新开设《月度辟谣榜》《谣言曝光台》等专题专栏,开辟新阵地;常态化开展辟谣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公益活动,连续多年组织优秀辟谣作品征集活动,拓展网络辟谣广度和深度,营造积极热烈舆论氛围,让辟谣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坚持综合施策,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效能,“构建良好网络生态”
2024年1-8月,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3.1万余人,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清理谣言信息156.2万余条。
2024年5月,网信部门公开曝光第四批涉公共政策等领域网络谣言典型案例,今年以来,累计关闭谣言账号10859个。
2023年,中央网信办共清理拦截违法违规信息5745万余条,处置账号、群组781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超过4800家。
……一项项整治行动,一个个典型案例、一组组数据,折射出网络辟谣新进展新成效,彰显打击谣言、守护真相、净化网络空间的坚定决心和力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构建良好网络生态,离不开有效的网络谣言治理。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辟谣论坛上,针对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社会民生领域谣言和误区,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共同发布《2024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教育是谣言产生传播的重点领域,教育部依托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对涉教育网络谣言打击力度,重拳整治造谣传谣、抹黑教育等恶劣行为;公安部严厉整治网络“饭圈”乱象,依法关停包括涉体育领域“饭圈”造谣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规网络账号10万余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依托医学专家智库,打造“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品牌,涵盖117位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和四川省级科普专家,面向大众开展健康科普。
网络谣言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入推进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问题导向,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注重突出重点,注重治理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着力构建良好网络生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群众反映强烈、关心关切问题,整治网络谣言突出乱象,聚力谣言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联动网信、公安、教育等部门,汇聚辟谣合力。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辟谣联动机制,夯实制度根基;发挥“外脑”“智库”作用,建强辟谣专家库,充分运用好食品、金融、卫健、应急、科普等行业领域专家资源优势;引导技术向善,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赋能谣言治理,推动网络谣言治理全方位提质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满足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
互联网触达亿万群众,连接党心民心。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互联网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强化网络辟谣工作,要坚定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聚焦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网络保护,发挥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力的“窗口”功能,广泛集纳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近年来,山东持续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网络直播领域虚假和低俗乱象整治”等数十项“清朗”专项行动;实施“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和不良内容,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加强涉未成年人网络谣言治理,维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全省一体化联动辟谣机制,实现对网络谣言联动发现、联动查证、联动辟除;打造“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开通涉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网络暴力、养老诈骗等多个网上有害信息举报辟谣专区,畅通“绿色通道”,拓宽辟谣阵地渠道;连续在全省网络文明周发布《上半年山东省网络辟谣典型案例》《上半年网络举报处置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作用……一系列务实举措,有力保障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网络无边,谣言有界,文明你我。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聚辟谣之力,扬文明之光,网络家园更加清朗安全,让网民“可感可及”,亿万民众在网络空间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