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谣言,共建安靖家园

作者:唐楚涵(荣成市残疾人联合会)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谣言借力互联网的“翅膀”,如虎添翼。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时有传播的网络谣言令不少人深受其害,成为互联网空间的顽瘴痼疾。“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起于谋者”说明谣言古已有之。

“谣言起于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谣言刚开始能够成为谣言,这背后都是由“谋者”策划的,他们有意图、有计划地制造谣言,通过制造和传播这些信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每年的高考季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024年山东高考普通批投档线公布后,社交平台上“山东19万文科考生滑档”的谣言广泛流传,误导公众产生对教育公平的担忧,加重考生及家庭心理负担,引发社会恐慌。济南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发现此情况后,立即会同历下分局开展调查,并很快将谣言散布者任某某抓获。经查,任某某就职于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高考志愿导航和复读推介业务。为了博取眼球、招揽生意,任某某于7月19日在抖音平台发布了标题为“19万文科生公办全滑档!文科分数线飙升20万位次!”的短视频。此谣言一出,如野火燎原,迅速引发广大考生及家长关注,一时间引发了大量对招生政策合理性质疑的舆论,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目前,任某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被处以治安拘留五日的处罚。

现如今,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还出现了大量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案件,如发布“西安突发爆炸”虚假新闻的账号所属机构,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假新闻,每天收入在1万元以上,而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某某经营着5家这样的机构,运营账号达842个。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便利的AI工具大幅降低了造谣的制造成本,提升了谣言的数量级和传播力。AI造谣呈现出门槛低、批量化、识别难等特点,亟待加强监管,斩断背后利益链条。近年来,利用AI造谣现象频发,且传播速度极快,一些谣言造成不小的社会恐慌和危害。

而“愚者”指的就是那些没有认知,听风就是雨的人,他们没有去深思背后的真相,就这样传播,形成了谣言。网络谣言会带来诸多危害:

1、社会稳定与安全受到威胁。由于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一旦形成规模,就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和动荡,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虚假信息可能导致大规模的避难行动和社会混乱。

2、公众利益受损。网络谣言会误导社会舆论,污染网络环境,破坏社会稳定和谐,损害公众的利益。同时,它也可能导致人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精神追求和事业进取。

3、政府形象和公信力被破坏。一些别有用心者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来歪曲伪造事实,误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影响政府公信力。

4、个人和企业名誉受损。网络谣言可能对个人或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打击,使之在人前抬不起头,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等严重后果。

5、法律责任与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散布谣言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面临治安拘留、罚金以及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刑事处罚。

6、影响社会公众价值观选择。网络谣言还可能影响到公众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使社会文化环境受到侵蚀和破坏。

谣言最后的终止是那些有自己思想认知,能够透过事情看真相的“智者”,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和分析来判断传闻的真实性,不会轻易相信谣言,也不会盲目传播谣言。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普通网民都是信息传播的节点,我们作为网民也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不轻信,也不要随意转发、扩散来源不明、未经证实的信息,切实提高自己的识谣、辨谣、防谣能力,谨记以下几点,让我们一起努力阻断网络谣言的滋生,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1、对于未经官方确认或来源不明的信息,保持怀疑,不轻信不传播。

2、对于可能为谣言的信息,先查证信息来源,看其是否可靠、权威。

3、关注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信息,以官方消息为准。例如可以经常关注山东涉鲁谣言曝光台等官方平台。

4、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理性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常识和逻辑。

5、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网络信息。

6、发现谣言及时向公安机关或相关平台举报,共同打击谣言。

7、积极传播科学、权威的信息,反对和抵制谣言。

8、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不参与制造和传播谣言。

9、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

10、公众人物和网络大V,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反对和抵制谣言。

2023年12月22日,在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党委决定将2024年作为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打防管控一体推进,持续加大全链条、全平台、全领域打击力度。2024年8月2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对此,公安部高度重视,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公安机关坚决整治自媒体运营人员炮制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已侦办网络谣言类案件2.2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2.5万余人,依法指导网络运营者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6万余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132.2万余条,展现出国家对网络谣言的高度重视、重拳出击。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传谣,必受法律严惩!广大网民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和谣言,从正规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面对网络信息,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从,共同守护清朗安靖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