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催生了直播购物、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的蓬勃兴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在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网络碎片化、AI生成式等新特征的网络谣言不断滋生泛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网络谣言:笼罩社会的隐形“雾霾”。“山东19万文科生滑档”“山东10万事业编要转企业?”“泰安新泰市鱼群跃出水面是地震前兆?”……这些在网络上流传的谣言,如同无形的雾霾,侵蚀着人们的认知边界。它们或是老生常谈,被反复炒作;或是凭空捏造,毫无根据。这些谣言往往利用人们的恐惧、好奇心理,迅速传播开来,不仅误导了公众,还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
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它们不仅损害了山东人民的切身利益,更影响了山东的形象和声誉。避免此类谣言的传播和扩散,降低谣言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因此,制止谣言、打击谣言,“破谣利剑”必须高高举起,斩断谣言的链条,守护清朗的“鲁”地。
破谣利剑·政府领航:先声夺人,主动织密辟谣网。面对网络谣言的突发性、隐蔽性和快速性,政府部门必须抢占先机,化被动为主动。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密切关注舆情走向,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同时,要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辟谣机制,确保在谣言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能发出权威声音,占领信息制高点,挤压谣言的生存空间。
在2024年上半年,济南市委网信办根据网民举报线索,迅速受理并处置了一起关于“济南一粮库爆炸起火”的谣言。该谣言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引起了公众的恐慌和不安。济南市委网信办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辟除了这一谣言,有效遏制了谣言的进一步扩散,保障了民众情绪稳定和社会秩序井然。这一行动充分展示了济南市政府在辟谣工作中的迅速响应和有效引导能力。
此外,政府部门还需加强与媒体、网络平台的合作,形成辟谣合力。通过媒体宣传、网络辟谣专栏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让谣言无所遁形。
破谣利剑·法律重锤:严惩造谣者,捍卫网络清朗。法律是治理网络谣言的锐利武器。我国已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在“鲁”地,执法部门要依法依规敢于“亮剑”,对谣言制造者、传播者实行“零容忍”政策。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重拳出击,让谣言制造者付出沉重代价。
2024年6月下旬,网传枣庄滕州市“刚接到通知说因吃牛肉、羊肉致一两百人被隔离,不知道什么病”。经核查,该消息为不实信息,未发生此类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滕州市公安机关依法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5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这体现了对网络谣言制造者的严厉打击态度,有效维护了网络空间的清朗和秩序。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让每个人都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编造、传播谣言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破谣利剑·平台筑防:压实责任,强化监管无死角。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治理网络谣言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鲁”地,网络平台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账号注册、运营和关闭全流程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信息发布、审查、公开常态化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网络谣言监测、辟谣、处置效率。
山东省上线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优化完善举报线索转交核查、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举报渠道。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平台应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强对谣言信息的监管和处置力度。例如,在接到用户举报后,应迅速对涉嫌传播谣言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有效遏制了谣言的扩散。平台也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手段对谣言信息的识别和过滤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确保网络平台依法依规运营。对于失职渎职、纵容谣言传播的平台要依法追究责任并予以严惩。
破谣利剑·公众觉醒:理性发声,共筑谣言防火墙。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鲁”地这片土地上,每一位网民都是网络谣言治理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倡导理性发声、文明上网的理念,严守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不编造、不传播虚假信息;面对网络热点话题要保持理性判断、仔细甄别;积极参与网络谣言科普工作;及时转发相关部门权威信息并依托辟谣平台进行举报。
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意识到谣言的危害性,并积极参与辟谣工作。他们通过转发官方辟谣信息、举报谣言账号等方式,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济南章丘一门店坍塌”的谣言事件中,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及时发布辟谣信息后,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有效遏制了谣言的进一步传播。这种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模式为山东省的网络辟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用破谣之剑斩断谣言的链条;用法治之光照亮网络空间;用公众之力守护清朗“鲁”地。让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让山东人民在清朗的网络环境中享受更加美好的数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