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4个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联手,完成了一场漂亮的“生死抢救”—— 花季少女闯关记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士懂(中),副院长刘心国(左)看望小徐。
历经4个月,小徐重新站了起来。
1月16日,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二病区,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长大了我也要当医生……”病床上,15岁的花季女孩小徐早已走出车祸的阴霾,眼睛里流露出坚强和自信。面对朝夕相处的医护人员,她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小徐是不幸的,严重的车祸导致她骨盆多发骨折、骶髂关节脱位、皮肤大面积剥脱;但小徐又是幸运的,在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难关。
一场和死神较量的“生死接力”
“小姑娘很坚强,身体恢复得不错,可以回家过年了!”创伤骨科负责人范长春一边查看小徐的情况,一边感慨地说道。范长春的话,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时间回到2022年9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降临到小徐身上。由于处在视线盲区,小徐被一辆疾驰的货车撞了出去,顿时昏迷了过去。
“一名女童因严重车祸导致昏迷,请创伤骨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妇科、肝胆外科、痔瘘科、胃肠外科速到急诊科等待急会诊!”院前急救群里,一条会诊信息让众人绷紧了神经。相关人员迅速赶往急诊科严阵以待,医院急救绿色通道瞬间开启。
随着急促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急救人员推着担架车冲进急诊科。滴血的床单下面,一个花季少女浑身是伤,早已休克昏迷。骨盆多发骨折,骶髂关节脱位,背部皮肤从腰部一直剥脱到右膝关节,肌肉断裂,骨质外露,惨不忍睹……眼前的情况让人看得触目惊心,任意一处创伤都足以致命。
心电监护,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抽血……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务之急,通过手术将骨盆部位进行临时固定,同时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在院领导的指挥调度下,专家们“现场会诊”,制定出抢救方案。
手术中,范长春发现,情况要比想象中糟糕。只见伤口内污染严重,创口内嵌有大量石子、泥土,深部的肌肉里还混合着浑浊的油污。“患者的身体状况极差,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手术。”范长春深知手术的风险,“既要缩短手术的时间,又要保证清创彻底避免后期的感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其艰巨的考验。”
1小时后,在众人的期盼中,手术顺利完成,随即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小徐能否挺过下一关,一切仍是未知。
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嘟、嘟、嘟……”在重症医学科,各种监测仪器有规律地响着,小徐的身上插满各种导管。接下来,她将要面临休克和创面感染的双重挑战。
第二天一早,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士懂亲自主持第二次多学科会诊。在第一天抢救的基础上,拟定了后续治疗方案,并和家属进行详细沟通。
然而,新的情况又发生了。小徐的家住在农村,生活上比较困难,家中并没有多少积蓄。面对严重的伤情,后续抢救效果如何?高昂的费用如何解决?女孩的家人变得犹豫了,一度丧失了救治信心。
“她的未来不该止步于此!”得知这一情况,刘士懂情绪有些激动,“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患者,这才是公立医院应有的担当!”就这样,治疗得以继续。
因皮肤屏障受损,各种组织暴露在空气下,在后期的康复中,避免创面感染是重要且艰难的一关,考验着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细致护理。
比如,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期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但是小徐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安置了骨盆固定架,患者只能采用仰卧位平躺,但是背部的创伤如果长期受压就会坏死。”重症医学二科主任张堃慧解释道。由于女孩身上插有各种管路,在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都要格外注意,防止脱管的发生。为此,每当翻身的时候,七八名医护人员将手缓缓地放到小徐的身子下面,大家携手将小徐稳稳地托起。“看似简单的托起,极大地消耗着医护人员的体力,希望患者背部受压的创面能够得到短暂的‘喘息’。”张堃慧说。
然而,抢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女孩持续高热,最高体温达40℃以上,退烧药、冰毯等无济于事。”张堃慧回忆道。经过多学科会诊,针对高热采取了一系列处理措施,包括每日多次换药;通过造瘘减少粪便对背部、腿部创面的污染;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减轻炎症反应,控制体温。之后,小徐的高热症状明显得到控制,为下一步手术创造了条件。
随着感染等症状的持续好转,自体植皮手术迫在眉睫。“从左腿截取健康的皮肤,采用点状植皮的方式移植到创伤处。”范长春持续关注小徐的情况,不断修订方案指导创面处理,“我们成功完成了4次植皮手术。目前来看,植皮成活率达到100%。”
从插管用上呼吸机到逐步脱机拔管、从胃管进食到自主饮食,小徐的状态越来越好,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休克被我们纠正了,大面积的皮肤坏死感染被我们处理得井井有条,小徐从死亡的边缘被我们一步步拉了回来。”范长春看到了希望。
“创伤医院”品牌实至名归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1月中旬,小徐从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孩子了……”看到眼前劫后余生的女儿,小徐的母亲很激动。
在医护人员的悉心诊疗下、在家人的照顾鼓励下,小徐能够借助搀扶站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创伤快速愈合,很快就可以和家人回去过年了。”范长春说。
历时4个月,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接力”,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多学科的联合胜利圆满落幕。
“像这种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导致严重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呼吸肌疲劳等。为此,我们在事前做足了准备,避免意外的发生。”复盘抢救全过程,刘士懂总结道。正是因为医院建立的完善的MDT多学科诊疗体系,才会有奇迹的发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院前院中无缝衔接、多学科会诊、各专业医生紧密配合,保证了我们在第一时间掌握病情、第一时间抢救、第一时间拿出最 佳治疗方案。”刘士懂说,本次抢救体现了医院多年来对创伤专业的重视,特别是医院创伤中心作为济南市十大整合医疗中心,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了完善的救治体系,对严重创伤甚至复合伤、多发伤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创伤医院”的品牌实至名归,“这也是作为‘济南市创伤医院’必须承担的使命。”
作者:时伟 通讯员:王竹君、井洋、张桂敏   编辑:高原 值班主任: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