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医文化,培育中医英才,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2023-11-01 11:18:48

来源: 舜网

责任编辑:田艳敏

弘扬中医文化,培育中医英才,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陈德强 李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对我国近代以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目前大学教育中正在运转的学科体系结构正是有赖于上述时代作用所致。时至今日,国家大力提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研究,这一点也越来越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基于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某些学科也正在面临着转型和新的发展契机。其中,中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就与此时代趋向密切相关,特别是在中西医的学统形成巨大差异的情形下,这就造成了中医学科在学科思维、人才培养方式以及与文化传统的对接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往的时代截然不同的新局面。归根结底,这是中西文化交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前中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早在我国的原始时代就已诞生,至于其理论的逐渐完善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后在医学实践的不断完善和促进之下,中医学科在理论积累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日益发展和完善,周边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传统医学大多是奠基于我国深厚的中医传统,因此我国拥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中医学可以看作是影响东亚地区医学传统发展的基础。

  就文化渊源而言,我国中医学的实践进步和理论发展都离不开起源于齐文化的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的整体结构看成是形、气、神的统一体。在这一兼顾内外的结构中,人体之“形”代表着身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身之“气”则是血气、志气和经络之气的总体,而最重要的是人体之“神”,它彰显的是人体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宇宙天地精神的沟通与联结。基于看待人体结构的这种思维方式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宇宙哲学观念,中医学天然地就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刻的联系。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序中曾总结自己的医学实践经验:“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傍圣教而多为欺诒,遂令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他希望通过《千金方》的撰写,改变知识分子只习阅经学和文学书籍的风气,可以不断扩大医学在民众生活中的接受与影响,通过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医治疗的实质,不断推进中医学向民间的普及与扩展。唐宋两朝是我国中医学发展的转型时代,尤其是就医者的身份特征而言,唐宋时期的医者逐渐突破传统医学偏于技艺化而转变为融知识型、学术型与临床型于一体的多元特色,这使得原本靠自学、家学和日常实践而谋生的传统中医,发展为通过熟稔中医文献、具有深厚学养、将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新型中医。这种中医学转变的趋向在宋代更加凸显,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所言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唐宋时期的这一中医学转型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是印刷术的日渐普及促使知识文献的积累有了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这就使得“文本”成为中医学知识传承和弘扬的基本保证。而要真正能够阅读“文本”文献,从事医学工作的人则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是唐宋之际的儒学发展与转型,促使儒学思想与中医的结合日益紧密,儒学的仁爱之道符合医者的职业道德标准,正如前文所引范仲淹之言,儒学传统的政治理想与医者的社会服务从根本上是相通的,这就为宋代儒医的大量涌现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条件。例如宋代中医将“修身”、“仁爱”等儒学伦理观念贯入到医学研究中,儒学与医学的融汇提升了医学实践和医者道德的思想境界,当时的著名儒医许叔微即有“名医进士”之美誉,在钻研儒学的同时大力研究中医文献知识,尤其对《伤寒杂病论》研究颇深。难能可贵的是,许叔微能够将自己的行医实践与知识积累结合起来,作有《伤寒发微论》和《伤寒百证歌》等研究性著述。

  上述两方面的结合,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医学的学术品格与文化内涵,而且在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崇尚中医的热潮。此后中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儒医与世俗性医者分流的趋向,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即为是否掌握中医传统文献的知识。与此同时,中医学也逐渐摆脱了技艺化和神秘化的倾向,由于儒学思想的介入,更加吸引众多的读书人与知识阶层不断加入到对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的行列中。唐宋之后,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学术化和知识化的特征,而医学从业者的儒学修养和文化素质也日益提升。

  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医学作为产生于我国自身文化传统的医学学科,其本身就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们也应该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人才培养和教学革新,有针对性地思考如何对中医学的文化传承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首先,文化的传承依赖一定的媒介与实体,具体到我国的文化传统,那就是浩如烟海的文献积累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国中医学科的古今传承,早已形成了数量巨大、内容丰厚的文献资源。在当代医学发展强调临床实践的前提下,中医学的教学与研究除了积累临床实践的经验之外,还应注意加强引导学生对中医传统文献的学习与理解,并将文献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宋代著名儒医许叔微,他就是在进行医学实践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中医文献,其中以《伤寒杂病论》方面的资料为最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伤寒学”研究专家。这给当代中医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即在中医教学中强化引导学生对中医传统文献的学习和研读。随着当代文献整理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也逐步得到加强,其中以敦煌文献中的中医资料整理最具代表性,这方面的著作如潘文和袁仁智集中整理出版的《敦煌医学文献研究集成》。这套书主要收录了敦煌藏经洞和敦煌汉简中的医学文献,涉及医方医术、中医学理论和针灸学文献等,还有佛医和道医的相关内容。面对这样大宗的古代中医文献,我们须将文献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贯穿到当前的中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的方法真正能够读懂读透古代的中医文献,并将这种文献学习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其次,中医作为发源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专业学科,其知识内容、治疗方法与医学精神都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尤其是体现出一种整体通观、修身养性和多元平衡的文化特色,这些都与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价值趋向有着显著的差异。基于此,在当前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中医教学也应注重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和内涵的学习。只有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有更深的领悟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科的文化实质。这其中就包括儒学经典、道释思想和传统文化综合类课程的设置,在保证中医基础教学的基础上适当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更好地促进他们从传统文化的宏观视野去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内涵。

  再次,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使得中医教学面临着与西医文化融合的重大问题。尤其是从整体与分科、治疗行医方式与文化差异性等方面,中西医都有各自发展的规律。而要将这两种医学文化进行融合,则对这两方面的充分了解是必要的学术前提。这就要求当前的中医教学与科研必须从两方面加强,一方面是对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有效融合中医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不再只是局限于医学领域内的“中医”观念,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视野中去理解和认识中医的发展与当代价值意义,形成一种“大中医”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则是将西医的分科细密与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结合,结合病患的病情、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中西医各自的治疗方法特点,在具体的治疗实践中可以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毕竟置身于21世纪的今天,西医的普及性在当前医学界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医则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将中西医融合的层次不仅是在具体治疗手段上,而是更应该具有一种文化的视野,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走向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容,凭借悠久的发展积淀传统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基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医学之道。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尤其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鲜明的实践方法论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医文化及其教学的思考,就不能仅限于医学领域之一隅,而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视野中去积极探索中医教学的现实意义,让更多的青年学子真正了解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医术锤炼和文献学习上都能狠下功夫,精益求精,深入了解中医文化的来龙去脉,并将古老的中医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也才能让中医文化传统在当代获得崭新的生命力。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