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朋友圈”越来越大 学中医的“洋学生”愿把中医文化告诉世界

2024-02-22 13:38:13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高原

  西医治病,中医医人,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但两者都有着独特的智慧。外国人学中医,听起来就是个稀奇事儿。金发碧眼的他们缘何对中国国粹中医感兴趣,他们与中医又有什么渊源,学习中有哪些趣闻趣事,将来又有何打算?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的3名外籍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因为同样的理由来到中国,开启了学中医之路。

中医“朋友圈”越来越大 学中医的“洋学生”愿把中医文化告诉世界

  李嫣丽(左二)在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中获佳绩。(受访者供图)

中医“朋友圈”越来越大 学中医的“洋学生”愿把中医文化告诉世界

  大维正在探讨病情案例。(本报记者 邱天 摄)

中医“朋友圈”越来越大 学中医的“洋学生”愿把中医文化告诉世界

  篮和在为求诊的患者拔罐。(受访者供图)

  ???神秘的“东方力量”吸引“洋人”漂洋过海来探寻

  “小时候,我的姑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到只能躺着,看了西医后没有改善,找到当地的‘老中医’针灸了几次后就好了,现在经常出去跑步,我当时就觉得中医好神奇。”大维来自伊朗,是一个浓眉大眼、鼻梁高挺的“老外”,穿在别人身上合身的“白大褂”在他身上显得有些“局促”,他用一口带着外国人独特口音的中文,热情地介绍着他来中国学中医的缘由。

  姑父的经历让大维萌生了学习中医的想法,大维的父亲知晓后,打算让他到加拿大留学。对此,大维表示非常疑惑:“中医是中国的,在中国学习肯定才是最好的,为什么要去其他国家学呢?”于是,大维决定奔赴中国学习中医。2019年,大维进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正式踏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同样因为“姑父”学中医的还有李嫣丽。“我的姑父是中医博士,经营着一家中医馆,我很好奇为什么一服中药、几根细细的针就能把人的疾病治好。”李嫣丽表示,“我把学中医的想法告诉妈妈后,妈妈说‘喜欢就去学吧’。”2018年,李嫣丽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开始了留学生活。很多第一次见李嫣丽的人都会疑惑:“你难道不是广东人吗?”因为她不论是外貌还是口音,都非常“中国”。原来,李嫣丽是马来西亚的华人,往上追溯三代,她的太祖父其实就是中国人。

  来自荷兰的篮和是“半个”中国人,篮和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荷兰人。作为中荷混血的篮和,从小便掌握了中国和荷兰两个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因为从小喜欢李小龙、成龙等主演的功夫片,他还对中国功夫颇为着迷。

  篮和的母亲在荷兰经营着一家中医诊所,长期以来的熏陶让中医的种子一直埋在篮和的心里。“其实我小时候很害怕针灸,但是长大后慢慢发现母亲用中医的手法能为很多患者治疗复杂的疾病,就感觉中医‘很神奇’。”篮和表示。2015年,篮和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学习中医,本科毕业后

  回到母亲的中医诊所帮忙。“在实践过程中,才觉得自己的临床经验不足、技术不够成熟,很想再回中国继续深造。”2023年,篮和又如愿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回到中国学习针灸和推拿技术。

  ???“酸苦甘辛咸”学习生涯犹如调味罐

  中医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中国人想要学到底、学到通都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是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是学中医的第一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他们都经历过“非常头大”的过程。

  “普通话可以听懂,但是如果有方言,就比较难懂。”“中医的很多书籍比如《黄帝内经》都是文言文、繁体字,很多字都不认识,读起来很吃力。”“中文会说,但是写起来太难了!考试的时候我明明知道答案是什么,但就是不会写。”如今,3位外国留学生中文讲得很“溜”,病历本上的文字也非常工整,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学中医后,3位留学生都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熬夜伤身体嘛,所以我现在就尽量少熬夜。”李嫣丽说。早上五六点起床,简单洗漱、吃早饭、锻炼后,7点多赶往医院,然后跟随带教老师查房、写病历、讨论病例……“我很喜欢中国的绿茶、茉莉花茶,现在每天上班都会带着一个小型的烧水杯,这样就能随时喝上热茶了。”大维说。

  当然,他们还有一个医学生都会有的习惯——扎自己。“我有慢性咽炎,所以经常会给自己针灸,改善一下这个情况。”李嫣丽说。而篮和表示:“感觉自己学得还不够,平时就会拿自己或者假人来练手,提高自己的技能。”“我的家里一直备着针灸的针,失眠或者感冒的时候,就会用针灸结合推拿给自己治疗,有时候我还会在开好的中药里加一味药或者减一味药,看看效果会不会更好。”大维笑着说。

  为了把临床实践技能打好,他们采用的方式五花八门。“我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全国针灸推拿大赛,前期需要背很多知识、练习很多技能,参加完比赛后感觉自己的推拿技术进步很大。”篮和表示。李嫣丽也参加过相关的专业比赛,并取得过全国比赛的一等奖,此外,她还经常在老师给患者把脉后自己去把脉,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与老师的一致。而大维则是把爸妈当成了自己的“患者”,“我爸爸腰不好,我会给他推拿,我妈妈手部神经不太好,经常酸痛,我给她喝了中药后再加上推拿手法,效果很好。”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中医药的故事将在世界展开

  留学生们在学习中医的同时,也被中国文化深深影响着,他们不仅将中医带回了自己的国家,还将中国的文化、习惯等都带了回去。“我大学毕业后在家里的诊所工作时,有一天突然想起来山东的大馒头,馋得不行,于是在家自己和面蒸了一些馒头吃。”篮和笑着说,“我母亲是南方人,其实我也是个‘南方小土豆’,以前不太能吃得惯鲁菜,时间久了,感觉自己已经变成济南人了,回家了就很想山东的大馒头、济南的把子肉……”大维则表示:“我最喜欢中国的淘宝、拼多多这类购物软件,可以把商品送到离家很近的地方,甚至送货上门,这在我们国家是没有的。”

  对于未来,留学生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规划。“当初会来山东学习,就是觉得山东人很热情、善良,到其他城市旅游后发现中国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我感觉中国太好了,未来不论是否从事中医方面的工作,都想继续留在中国。”大维表示。李嫣丽有着不一样的想法:“马来西亚每一条街都有一个中医馆,一般会提供针灸、推拿、拔罐、刮痧服务,我希望在中国继续深造,读完研究生后再回马来西亚开个中医馆。”

  “你是外国人吗?”“为什么是外国人给我治病?”“外国人能治好吗?”在实习过程中,长着金发碧眼的篮和经常被患者问及这样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实习老师带教的信任,总会给篮和更多的机会,对此,篮和也收获了一波“中国粉丝”。“中医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是对于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医的了解不一定很深。”篮和说,“但是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学中医、看中医、信任中医,甚至爱上了中医。”对于未来的发展,篮和非常笃定,“读完研后会选择继续从事中医方面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读博或者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或者老师,用外国人能听懂的语言和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医、介绍中医,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医的魅力。”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人经过几千年的经验积累总结的产物,它的底蕴非常深厚,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等各领域。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外国人学中医”就是中医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多人参与到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当中来,为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报记者 邱天 通讯员 刘晨)

编辑:高原   值班主任:高原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