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率显著增高 血脂检测应列入中小学体检常规项目 关注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

2023-04-06 12:12:21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欢

  当前,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面对我国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增长态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它是健康人体内所存在的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当血脂升高,就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可以说,血脂含量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是衡量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李明告诉记者。

  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

  血脂管理“指挥棒”

  近日,由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修订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这是结合近年来最新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时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调整。有专家称,该《指南》更具中国特色,更重视分级管理,是指导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血脂健康管理的“指挥棒”。

  “这次最大的变化是年龄放开了,2016年的那版《指南》是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这次新公布的是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指南,从儿童、青少年到老年,还有孕产妇,强调对健康人群、高危人群、超(极)高危人群及特定人群等不同人群分类管理。”李明说。

  “血脂包括很多指标,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为最重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比如冠心病、脑卒中、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等,”李明说,“甘油三酯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易引起急性胰腺炎,这也是非常凶险的疾病。”李明强调,“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得的,而血脂异常从儿童期就已开始,所以从儿童期开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控制血脂,提醒人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意外事件的发生,大大减少死亡率。”

  “血脂超标”年轻化30岁—40岁人群急性发病率显著增高

  27岁的小刘最近在体检中发现,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超标,这属于典型的“高血脂”。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得了“老年病”?这让小刘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近期天气逐渐回暖,小高经常和朋友一起吃烧烤、喝啤酒到深夜,引起血脂异常。

  “近几年,血脂升高有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0岁—40岁这个年龄段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甚至还出现了一些20多岁的患者。”李明说,“10年前,发现35周岁以下的急性心梗患者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现在,这种疾病的患者中30岁—40岁的也已算是常见。

  “控制血脂要做的最基础的事就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李明说,“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这些都是引起血脂异常的‘重灾区’,现在年轻人喜欢在外面吃饭,或者吃‘外卖’,而这些食物有高油高盐的特点,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含量高。同时,当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这些都是引起血脂超标的原因。”

  “如果发现自己血脂高了,首先要戒烟戒酒、健康饮食、加强运动,这是最基本的。”李明提醒,同时还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

  警惕肥胖、家族遗传血脂检测应列入中小学体检常规项目

  据媒体报道,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至28.5%。为此,新版《指南》明确,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

  肥胖是引起孩子血脂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孩子的肥胖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关注。“超重、肥胖孩子的比重已占到1/3以上,这样的孩子,存在血脂超标的比例是很高的。”济南市儿童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儿童保健所副主任、主任医师李玲告诉记者,“现实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到孩子的肥胖问题,每年的暑期、寒假期间,因为超重、肥胖,带着孩子来问诊的家长非常多。”

  “在接诊的患者中有位10岁的女孩,小雨(化名),身高145厘米,体重已达到60公斤,这属于重度肥胖,进行血液检查后,发现血脂超标。”李玲说,“我们对小雨进行了肥胖管理,从饮食到运动进行指导,3个月的时间,小雨的体重下降到55公斤,身高增长到146.5厘米,在不影响生长发育的情况下,血脂明显降了。”

  在李玲看来,血脂检测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通过体检筛查血脂高的孩子,对这类孩子进行有效的早期管理,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很有意义。“有的家长对肥胖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当知道孩子血脂异常了,会非常重视。”

  “还有些儿童明明不胖,甚至偏瘦,血脂却明显增高,这可能跟家族遗传、家庭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李玲强调,“如果父母肥胖,或者爷爷奶奶等亲属有心梗、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是做过搭桥手术,那这孩子也属于‘高血脂’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做检测。”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血脂高,可在饮食和运动两个方面对孩子进行管理。“饮食上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第二是运动,每天户外活动1个小时以上,有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练习。”李玲解释道,“所谓中等强度运动,就是跑到气喘吁吁的,不能唱歌、可以说话的那种强度,一周内要有5天这种强度的运动。”

  (本报记者赵倩)

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李欢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