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仁术 守护未来——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普外科副主任王刚
编者按: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与舜网联合推出的《医路正青春》系列微视频正式上线!该系列以青年医生的视角,记录他们在医学之路上的成长与坚守,展现新时代医者的责任与热血。从无影灯下的精准操作,到病床前的温情守护,镜头定格的是青春的奋斗与初心的执守。本期推出《仁心仁术守护未来——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普外科副主任王刚》。
“我选择小儿外科,首先是因为我喜欢外科,而且我也特别喜欢孩子。”山东省立医院小儿普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王刚回忆起当初的选择时,眼中依然闪烁着热忱的光芒。在儿科这个至关重要的医学领域,他已经坚守了二十余载,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仁心,为无数先天性畸形患儿重燃生命希望。
选择小儿外科: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小儿外科和成人外科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外科主要是做肿瘤切除术,而我们做的是重建手术。”王刚解释道,“看到那些先天性畸形的孩子经过我们的手术重获健康,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在王刚的从医道路上,几位前辈的影响至关重要。“季海萍、刘润玑、王继孟教授,还有我的导师郭宗远、吴荣德教授,他们的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对专业的执着深深感动了我。”正是这种传承,让王刚坚定了在这个领域深耕的决心。
MDT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MDT(多学科会诊)是我们救治复杂病例的重要模式。”王刚分享了一个难忘的案例:“一个先天性肝外型门体静脉分流的孩子,情况特别严重。当时家长快要失去信心了,后来经过我们医院多学科会诊后,制定了完备的方案,我们通过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治疗,在孩子出生四个月后我给他做的手术,最终手术非常成功。现在孩子已经两岁多了,恢复得和正常孩子一样。”
王刚主任(右)在手术中
另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病例是重度膈疝患儿。“一位高龄妈妈在产检时查出胎儿重度膈疝,如果在刚一出生时不及时救治,孩子可能连呼吸这关都闯不过去。”通过MDT团队的协作,他们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手术不到一小时就完成,最终让孩子转危为安。“现在这个孩子已经4岁了,肺部发育完全正常。”
医者仁心:用爱温暖患儿和家长
面对即将要做手术的患儿和家长的焦虑,王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我们在手术等候区准备了玩具,甚至还有明星捐赠的小车。曾经有个调皮的小男孩不敢进手术室,后来看到小车后,很高兴,最后直接坐着小车高高兴兴进手术室的。”说起这些细节,王刚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
手术等候区设置“英雄能量站”,缓解小朋友术前焦虑
除此之外,他还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为家长建立不同的微信群。“无论多晚,我都会亲自回复家长的问题,哪怕深夜收到消息,我也要回复完再睡觉;另外孩子手术后如果发生了并发症,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无数家长倍感安心。
大爱无疆:从非洲到西藏的医疗援助
“在援非期间,我曾遇到一个先天性腹裂的新生儿,孩子刚出生几个小时,肠子都露在腹部外面。”王刚回忆起来道,“如果这个孩子来的再晚点,以当地的环境,可能孩子根本就没法救了。当时送到我们所在的JFK医院后,我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孩子送到手术室,通过紧急手术把孩子救了回来,后来我每天查房时都特别注重这个孩子的恢复情况。在第7天的时候,孩子康复出院了。”这次救治在当地媒体广为报道。由于援非期间的优秀表现,他还获得了总统授勋。
与利比里亚腹裂患儿家属合影
利比里亚前总统瑟利夫向王刚颁发“非洲之星”荣誉勋章
在西藏日喀则,王刚用几秒钟就治好了一个孩子的脱臼。“当时我在门诊,快下班的时候,有一个家长急匆匆地带着孩子给我说,孩子胳膊掉下来了,也找了其他医生,但是没办法。我一看,这挺常见的,孩子是桡骨小头半脱位。我一边安抚着家长,一边哄孩子边给他做复位,前后只用了几秒钟就帮孩子解决了。家长觉得是个很神奇的事情。”王刚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援藏的价值嘛,用我们的特长和技术为当地的孩子们造福。”说到这里,他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技术创新:引领小儿普外科发展
作为科室负责人,王刚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胸腔镜下食管闭锁矫治术是目前最高难度的新生儿腔镜手术之一,我们在山东省处于领先地位。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先天畸形,如果不得到及时救治,孩子很难存活。现在通过微创手术就可以解决,而且救治成功率非常高、并发症发生率也很低。”除此之外,“胸腔镜下气管食管瘘结扎和食管吻合术的技术难度非常大,是最高难度的四级手术。我们也是山东省小儿外科领头羊之一。在患者胸腔镜下微创做手术,要求主刀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手术。”他特别提到,“这种微创手术疤痕很小,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影响很小。”
对于漏斗胸的微创矫形术(NUSS手术),王刚介绍道:“这个技术我们已经开展了20多年,救治了近千例患儿,效果非常满意。周边多个省份的很多患者来找我们救治。”
“我最大的心愿,不仅是治好孩子们的病,更要让他们能真正融入社会。”王刚动情地说,“看到他们康复后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正是这份初心,让他在小儿外科这个特殊的领域里,用仁心仁术守护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为他们托起希望的明天。
作者:刘红霞 通讯员:卢骁,视频:冯营、孟坤、谢锦涛   编辑:刘克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