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母乳一份爱,科学守护“第一口”的力量 解锁母乳喂养的健康密码

2025-08-07 08:16:04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田艳敏

一滴母乳一份爱,科学守护“第一口”的力量 解锁母乳喂养的健康密码

杜利利正在为新生儿妈妈做母乳喂养科普。

  母乳,被视作宝宝生命的第一份礼物,在这看似普通的喂养行为背后,实则藏着影响宝宝一生的健康密码。今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其主题是“支持母乳喂养,呵护健康未来”。为什么说“第一口奶”是宝宝的“健康启动键”,我们又该如何科学认识?

  初乳凭什么被称为“黄金第一口”?

  成分里藏着生命启动密码

  “今年世界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核心是让新手爸妈明白,母乳喂养不仅对宝宝至关重要,整个社会都会为他们提供支持。”谈及此次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济南市人民医院孕妇学校校长杜利利解释道,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母乳喂养与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紧密联系,尤其凸显对儿童健康的长远促进作用。

  在她看来,如今家长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已发生显著变化:“从过去要么坚持到底、要么完全放弃的‘绝对化’,转变为理性科学看待;知识获取渠道也从老一辈经验,拓展到专业课程、权威平台,父亲参与度更是有了提高,社会支持也越来越全面。”

  谈及“第一口奶”的重要性,杜利利解释:“初乳是真正的‘黄金’,产后5天内的初乳虽然量少,每天仅10-40毫升,但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等活性物质是成熟乳的数倍,能在宝宝肠道形成保护膜,这是配方奶无法替代的。”她特别指出,初乳低脂肪、高蛋白质的配比,完美适配新生儿未成熟的消化功能,还能促进胎便排出减少黄疸风险,“就像为宝宝从宫内到宫外的过渡,按下了最安全的‘启动键’”。

  对于早产儿,母乳的“定制功效”更为关键。“早产儿母乳蛋白质含量高,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达7:3,脂肪和乳糖量低易吸收,还能降低坏死性小肠炎等重症风险,堪称‘天然药物’。”

  母乳喂养是场“双向奔赴”

  宝宝少生病,妈妈更健康

  “母乳喂养是场‘双向奔赴’,宝宝受益,妈妈也能收获健康回馈。”杜利利介绍,对宝宝而言,母乳喂养不仅提供免疫力,

  更能降低长大后患过敏、肥胖、糖尿病的风险,“母乳通过生物活性物质为宝宝的免疫系统、代谢系统‘编程’,奠定终身健康基础”。

  “科学数据显示,每哺乳12个月,乳腺癌风险降低4.3%,累计哺乳24个月以上的女性,绝经前乳腺癌风险下降34%。”此外,卵巢癌风险降低27%,妊娠糖尿病妈妈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减半。“每天泌乳500毫升相当于慢跑1小时,长期来看,高血压、心梗风险都会下降。”杜利利特别提到,哺乳时催产素分泌能加速子宫复旧,使产后出血量减少30%,“而且哺乳超过12个月,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风险会降低40%,对心理也有好处,催乳素能缓解产后抑郁,但要遵循‘快乐哺乳’原则,强迫反而会增加抑郁风险。”

  破解喂养“拦路虎”

  从“开奶”到“背奶”,社会合力托举母乳喂养

  面对新手爸妈最关心的“没下奶”问题,杜利利也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哪怕没奶也要让孩子吸吮,每天8-12次,这是促进下奶的核心操作。”另外,若宝宝出现持续哭闹、体重下降过多、尿量少等饥饿信号,可在医护指导下用小勺、滴管喂少量配方奶作为过渡,“只要坚持亲喂,奶粉只是临时补充,不会影响后续母乳喂养”。

  “职场妈妈背奶是一场需要科学指导的‘母乳保卫战’,既要保证乳汁安全,又要最大限度保留营养。”谈及职场妈妈们的“背奶”问题,杜利利也给出了建议,“要选择合适的吸奶装备,每3小时吸一次奶,晨起后1小时泌乳量占全天30%,建议多存一份。解冻最好是提前放冷藏缓慢解冻,紧急情况下要用37摄氏度流动温水冲淋密封储奶袋;使用恒温温奶器或隔水加热至乳汁滴在手腕内侧有温热感;需要提醒的是解冻后24小时内必须喝完,不能二次冷冻。”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要看几个“硬指标”:“每天至少6-8次尿湿尿布,满月体重增长超600克,吸吮时有吞咽声,吃饱后表情满足,这些比‘乳房涨不涨’更靠谱。”至于哺乳期饮食,她认为无需过度忌口:“只要妈妈吃后舒服,宝宝没异常反应就可以,重点是营养均衡,多喝水,不用刻意大补。”

  那如何让母乳喂养更有底气?如何将这份“自然馈赠”变成“共同守护”?为此,杜利利呼吁:“母乳喂养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需要家庭分担、职场支持、公共空间包容。建议新手爸妈孕期就建立‘哺乳三人组’—专业顾问、有经验的妈妈和家庭支持者,这样才能更从容地坚持。”

  “当每个环节都传递出‘我们支持你’的信号,妈妈们才能更安心地拥抱这份责任,而每个被温柔哺育的孩子,终将成为社会温暖的延续。”杜利利说。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吕娜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颜甲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