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小偷:认识罕见病——线粒体病
在人体微观世界里,线粒体如同一个个忙碌的“能量工厂”,昼夜不停地为细胞运转提供动力。然而,当线粒体出现故障,线粒体病便悄然降临,给患者健康带来诸多挑战。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这种神秘的疾病。
什么是线粒体和线粒体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一种双膜细胞器,是能量与物质代谢中心,除成熟红细胞外的所有细胞中均有线粒体存在。线粒体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编码,包含大约1100个核基因和37个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病就是由于线粒体基因或者编码线粒体蛋白的核基因发生变异导致的一组遗传病,其发病覆盖全年龄段,尤其是儿童线粒体病致死致残率极高。其总的人群患病风险约1/4300,其中儿童线粒体病发病率约1/6000。
线粒体病可表现为任何症状、任何器官或组织损害、任何年龄发病、任何遗传模式,尤其易影响高能量需求组织,如心脏、骨骼肌和中枢神经系统。遗传和临床的异质性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与神秘性。
什么时候怀疑线粒体病呢?
线粒体病种类繁多,共包括300多种疾病亚型,其中常见的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以及mtDNA耗竭综合征(MDDS)等,其临床表型复杂,缺乏特征表型,常见的临床表型包括上眼睑下垂、外眼肌麻痹、近端肌病、运动不耐受、心肌病、感音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色素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癫痫发作、共济失调等。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时往往难以直接指向线粒体病,但当多个症状合并出现,尤其是涉及不同器官系统时,线粒体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幅提升,需高度警惕并及时诊断评估。
线粒体病如何诊断呢?
因线粒体病临床和遗传异质性强,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表现、生化代谢、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测定以及基因检测,其中基因检测是诊断线粒体病的金标准。根据是否有高度怀疑的致病基因或位点,可选择mtDNA变异和(或)nDNA变异靶向检测、全外显子组测序(WES)+mtDNA检测,必要时补充全基因组测序(WGS)。
目前,线粒体病以症状监测的多学科管理与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线粒体病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因此,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准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是改善线粒体病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
线粒体病是一组危害较大的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您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山大附属儿童医院作为首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建立有完善的遗传病诊断平台,可以对包括线粒体病在内的儿童遗传病进行精准诊断,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李昆壕   编辑:刘克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