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胖墩”别大意,可能是内分泌在“捣乱”

2025-10-24 14:12:25

来源: 舜网

责任编辑:李欢

  家长们常常觉得孩子“胖胖的”是健康有福气的象征!但是,如果孩子体重在短期内快速增长、远超同龄人,尤其是伴随生长速度减慢或其他异常,这可能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而是一种病态信号,家长们需要警惕“内分泌性肥胖”。

  近日,10岁的乐乐(化名)在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乐乐妈一直觉得孩子只是“长得壮”,直到发现孩子一年内长了近20斤,身高却几乎没长,脖子后面还出现了厚厚的、洗不掉的“黑脖子”。经过详细的问诊和检查,内分泌科医生为乐乐安排了肾上腺功能、胰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等一系列的内分泌激素检测,最终确诊孩子为“黑棘皮病”伴“胰岛素抵抗”,是肥胖并发的内分泌严重紊乱,并立即为其制定了包括医学营养、运动处方和药物干预在内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在这里,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就儿童病理性肥胖的相关知识为各位家长做一个简单的科普。

  什么是内分泌性肥胖?

  内分泌性肥胖是指由于人体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异常所导致的体重显著增加。这不同于常见的“单纯性肥胖”,其根源在于身体内部代谢系统“失灵了”,需要专业的医学干预。

家有“小胖墩”别大意,可能是内分泌在“捣乱”

  哪些内分泌疾病会导致孩子肥胖?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像“开了慢速挡”,不仅体重增加,还常伴有乏力、怕冷、便秘、生长迟缓等症状。

  2.库欣综合征:身体长期产生或接触过量的皮质醇激素,导致脂肪向心性堆积。特点是“满月脸”、“水牛背”,腹部肥胖并可能出现紫色条纹,常伴有高血压、高血糖。

  3.胰岛素抵抗与黑棘皮病:这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病理性肥胖伴随症状。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为了维持血糖,胰腺会过度分泌胰岛素,而高胰岛素血症本身就会促进脂肪堆积。孩子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会出现灰褐色的色素沉着,像没洗干净一样,这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危险信号。

  4.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不仅能促进长高,也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若缺乏,会导致体内脂肪比例增高,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同时伴有生长速度明显缓慢。

  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见于青春期女孩):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表现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月经不规律、多毛和痤疮等。

  医生如何诊断内分泌性肥胖?

  当孩子的肥胖伴有生长速度减慢、身高不理想,或有上述任何特殊体征时,医生会建议进行系统检查,主要包括:

  ·血液检查:检测甲状腺功能、胰腺功能和血糖、皮质醇节律、性激素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卵巢、肾上腺、肝胆彩超等。

  ·专业评估:精确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并绘制生长曲线图进行动态评估。

  家长应该怎么做?

  科学认识:摒弃“胖娃娃身体好”的旧观念,定期监测并记录孩子的身高、体重变化。

  抓住信号:一旦发现孩子体重增长远快于身高增长,或出现“黑脖子”、生长迟缓、女孩月经紊乱等异常,应及时警惕。

  专业就诊:请务必带孩子到儿科内分泌专科就诊,查明肥胖的根本原因。是单纯生活方式问题,还是内分泌疾病所致,两者的管理策略截然不同。

  专家介绍,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至关重要。内分泌性肥胖不仅影响孩子当下的外观和心理健康,更是未来罹患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严重代谢疾病的“定时炸弹”。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济南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是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科普示范基地、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中国儿童糖尿病管理项目中心。医护携手,为孩子的生长发育保驾护航,扫清健康路上的“内分泌障碍”。

作者:李昆壕   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颜甲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