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让他快点输上血……”刚下夜班的济南女护士直奔献血车!

2025-10-16 08:57:09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责任编辑:高原

“就想让他快点输上血……”刚下夜班的济南女护士直奔献血车!

  10月10日,济南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办公室内,气氛有些沉重。患者老孟的家属将两面鲜红的锦旗递到医护人员手中。一面赠予全科医学科团队,感谢医护团队对老孟4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另一面则专门送给护士刘倩,致敬她用热血为亲人生命续航的义举。

  生命倒计时

  罕见病折磨下的“老熟人”

  “他这病,全国就200多例……”刘倩介绍,这位52岁的患者,因罕见的小肠血管畸形导致慢性(间歇性)失血,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断断续续住了近四年,成了科室里无人不晓的“老熟人”。

  “这个病就像是身体上开了个水龙头,血不定时地往外流……”主治医生孙艳君的话令人揪心,老孟的血色素最低时只有每升10克多,远低于正常130-150克/升的标准,属于极重度贫血。

  “老孟很要强,每次住院他基本都是自己背个包就来了。”刘倩回忆,他就是那种能自己走就绝不麻烦别人的硬汉,科室都亲切地称他“老孟”。他不善言辞,但总用行动表达感激之情,自己肠胃不好,却总想着给医护人员带月饼……

  可病魔从不会因为坚强而手下留情。今年,老孟的病情急剧恶化,从以前的几个月出血、输血一次,到最近的频繁出血、止血、输血……近期更是平均一个月出血一次,同时需要止血、输血。

  科室的医护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仅在医院职工微信群里发动大家献血,还想着通过众筹的方式为他筹集治疗费用。“老孟就像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整个团队想方设法到处找血源……”护士长王庆菊红着眼说,“虽然竭尽全力救治,他还是走了……”

  400毫升热血

  下夜班后的“紧急救援”

  “当时情况很危急,也没想那么多,就是想让他快点输上血……”谈及献血的经历,刘倩轻描淡写地说。

  原来,早在前一天,刘倩就想为老孟献血,但当晚自己要上夜班,只能作罢。“当时上夜班交接班的时候,老孟已经处于休克、浅昏迷状态,当时心里就非常着急。”刘倩回忆,“后来群里说他又病危了,我心一下子就揪紧了。”

  10月4日清晨,刚结束漫长夜班的刘倩,顾不上回家休息,便径直冲向最近的献血车。其实,早在之前,刘倩就有过多次献血的经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刘倩明确要求将血液定向捐给老孟。当工作人员问她献血量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400毫升的上限:“能多献就多献点。”

  老孟输血后,血压、血氧等指标短暂回升,病情一度出现好转迹象,给了医护人员和家属莫大的慰藉。

  但是,由于老孟病情进一步恶化,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老孟最终还是在输血当晚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血色素持续下降,最终不幸离世。

  两面锦旗

  一份永远的牵挂

  10月10日,老孟的家属来到医院,送来两面锦旗。一面赠予全科医学科团队,“精湛医术出妙手,体贴入微胜亲人”;另一面送给刘倩,“无偿献血积德行善,拯救危难大爱无私”。

  “当时收到患者的锦旗,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接受采访时,刘倩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看到病人痛苦地来、健康地走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可是,老孟还是走了……我们都很难过。”

  刘倩的400毫升热血,虽没能留住老孟的生命,但却成了这段特殊医患情谊中最温暖的注脚。在济南市人民医院,这份用热血浇灌的真情,正像一盏不灭的灯,照亮着医患关系的温暖底色。

作者: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吕娜   编辑:高原   值班主任:田艳敏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