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2025-09-16 17:05:11

来源: 舜网

责任编辑:刘克

  9月14日晚,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三楼大讲堂座无虚席,基础医学院2025级新生入校教育“第一课”在此隆重开讲。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1982级校友、基础医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王兴步以《践行齐鲁医学精神,做“大写”的齐鲁医学人》为题,为新生带来了一场启迪心灵的精彩讲座。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讲座伊始,王兴步教授引用老舍《济南的秋天》中的名句,以诗意的开场拉近了新生与济南、与山大、与齐鲁医学的距离。他为来自祖国各地的学子成为“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新山大人表示由衷自豪。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山东大学和齐鲁大学的校训是什么?”王兴步向在场同学提问。同学们踊跃举手应答:“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博施济众,广智求真”。他郑重告诫大家,一定要将校训和齐鲁医学精神铭记于心,使之成为未来从医之路的精神灯塔与行动指南。

  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医科,为什么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时,一名男生慷慨分享:“因为热爱。我热爱科研,热爱医学,希望通过器官研究为中国医学作贡献,未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坚定的语气中透露出新一代医学青年的梦想与担当。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整场讲座围绕“齐鲁医学那些年”“齐鲁医学那些人”“齐鲁医学那些事”三个维度展开。王兴步表示,回望齐鲁医学厚重而辉煌的历史,既是对先贤的致敬,更是对齐鲁医学精神的传承。他们是母校的骄傲,是熠熠生辉的名片,也是后学追随的楷模。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在追溯“齐鲁医学那些年”时,王兴步详细梳理了齐鲁医学自1864年登州文会馆创立至今160年的发展历程。从1917年齐鲁大学医学院的建立,到多次院校合并与更名,直至2017年正式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这一路不仅是中国西医高等教育的重要缩影,也承载着无数医学前辈的理想与实践。

  他指出,同学们选择山大医科,正是出于对百年学府底蕴与齐鲁医学院雄厚实力的向往。唯有深入了解校史、感悟医学传统,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弘扬齐鲁医学精神、传承医学文化的责任,真正成长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卓越医学人才。

  在“齐鲁医学那些人”部分,王兴步如数家珍,从创建登州文会馆的狄考文,到首任医科院长聂会东;从病理学先驱侯宝璋、麻风病专家尤家俊,妇产科专家苏应宽、江森,到诸多院士和学科奠基人——谢立信、张运、于金明、宁光、葛均波、陈子江、胡三元、陈玉国、田辉、马承恩……一位位大师和杰出校友的事迹,闪耀着仁心仁术、求真创新的精神光芒。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讲座中,《山东大学校歌》与《齐鲁医学校友歌》MV先后播放,旋律激昂、情感澎湃,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母校的认同与对齐鲁医学传统的敬意。

  王兴步将齐鲁医学人的精神品格总结为八个方面: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广智求真的治学态度、家国情怀的社会担当、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仁心仁术的医德风尚、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艰苦创业的奋斗作风。

  他寄语新生,要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以敬佑生命为支撑,以救死扶伤为本职,以甘于奉献为大爱,以大爱无疆为力量。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踊跃发言的同学都获得了由著名校友、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胡三元教授主编的《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精要》、《医万个为什么——全民大健康医学科普丛书》书籍。讲座尾声,全体师生共同观看齐鲁医学院形象宣传片《寻》等,加深了同学们对齐鲁医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做一名“大写”的齐鲁医学人——王兴步做客“医路成长”讲坛为新生讲授第一课

  讲座最后,王兴步寄语学生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要以病人为中心,践行仁爱精神,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敬佑生命,是精神支撑;救死扶伤,是职业特征;甘于奉献,是一种大爱;大爱无疆,是精神力量,要在无涯医海中孜孜以求,做一名真正“大写”的齐鲁医学人。

  (作者:徐从芬 摄影:刘嘉霖)

编辑:刘克   值班主任:李欢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