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直肠癌保肛术后,肠道内的气体、稀便总是不自觉从肛门排出,不受意识支配怎么办?这是许多患者在保肛术后复查时提出的问题之一,而困扰他们的难言之痛远不止于此,气体、稀便失禁仅是患者备受熬煎的开端。《肠话短说》本期话题特别邀请到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肛肠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桑温昌,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烦恼问题——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予以科学指导。
难言之隐,保肛之痛何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得以接受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或超低位切除保肛术。然而,约有60%—90%的患者在保肛术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肠道功能异常和排便功能障碍。临床上,将直肠前切除术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群统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保肛手术虽然保留了肠道的连续性,但因切除了患者直肠的部分肠管,导致术后排便困难甚至肛门不自觉漏液漏便的情况屡有发生。不少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得以保留肛门,却也平添了许多“难言之隐,保肛之痛”,身体机能、生活质量、情绪均出现“滑坡”。而直肠肿瘤位置越低,保肛术后的各类症状就越明显,桑温昌介绍道。
针对每24小时排便次数和每24小时大便次数大于4次带来的便频,一次排便过程中感觉已完全排空但在1小时内又重复排便造成的密集排便,以及产生便意时需要立刻寻找卫生间,如果不能立刻如厕则有大便漏出可能的急迫排便,都让患者苦不堪言。桑温昌特别提醒:“先别太担心,大部分患者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这些症状是正常的,了解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成因,并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拉快康复‘进度条’的关键。”
先知己后知彼精准洞察发病机制
作为功能失调性疾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受解剖结构、手术操作、辅助治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直肠吻合口的位置便是其中一个诱因。桑温昌介绍,直肠肿瘤位置越低吻合口位置就越低,手术时越容易损伤部分甚至全部的肛管内括约肌,导致术后直肠肛管的容受性和顺应性明显下降,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失禁症状。
另外,低位直肠切除所致的黏膜下神经丛和壁内肠肌丛缺失,可继发感受效应障碍,引起排便反射异常。同时,盆神经的损伤也是不可忽视的“隐匿杀手”。桑温昌介绍,盆腔自主神经的作用是调控直肠肛管的抑制反射,一旦损伤会引起控便能力和肛门自制能力的障碍,这也是不少患者调侃失去尊严的原因所在。
那些术前需要放疗的直肠癌病人是否更容易“中招”?桑温昌特别提醒:“放疗容易伤及肛管括约肌和盆腔神经,使直肠周围组织纤维化,从而导致便频、失禁和密集排便等,关不住的水龙头是不少患者难以启齿的‘心病’。”
科学治疗与积极生活同行
重拾健康之美
术后6个月,是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恢复肛门直肠功能的“黄金期”。在此期间,尽早开始康复干预,可尽快达到最 佳的长期功能效果。
桑温昌表示,调整饮食结构与添加膳食纤维被视作“通便秘笈”,通常是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常规建议,它能够改变粪便质地,粪便变干后有利于在结肠内储存,从而减少排便次数,为健康提速。
对于失禁和便频患者而言,结肠灌洗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式。“就像给肠道做了一个‘肠疗SPA’,给肠道洗洗澡”,桑温昌解释道。灌肠后肠内空虚,可保持较长时间不产生便意。在实际使用中,推荐大量(500-1500m l)、高频(3-4次/周)、长期(≥6个月)的治疗方案。
运动和物理疗法同样适用。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肠道蠕动和盆底肌肉的功能,有助于增强“排便能力”。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盆底肌肉训练、生物反馈、生物电刺激等方法均效果显著,物理疗法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也可以通过刺激神经和肌肉的活动,促进功能康复。
作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制剂、肠黏膜保护剂、止泻药物等都是康复良方。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在直肠癌术后1到2年有逐渐缓解趋势,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很长时期内表现重度肠功能障碍,要忍受这种“保肛之痛”。(于丽娟 王昺一)
编辑:田艳敏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