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科普|了解视力杀手—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是出生前即存在或出生后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性或发育障碍所引起的晶状体混浊。据统计,先天性白内障在我国患病率约为0.05%,是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在天津、上海、北京盲童致盲原因的调查提示,约20%~30%盲童由先天性白内障致盲,占失明原因的第二位。对患儿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影响。有研究表明患儿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心理和社会维度评分降低最为突出,分数等同于白血病患儿。
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原因不明三大类。所以从防止疾病发生方面还比较困难。早发现早干预,将先天性白内障对患儿及家庭的影响降到最低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专业委员会儿童眼病筛查学组制定了关于新生儿先天性白内障筛查的专家共识。共识指出筛查的时机为出生48小时内,出生后42天。如早产儿,在预产期前随早产儿眼底筛查一起进行,预产期后按矫正胎龄计算按时复诊筛查。筛查方法及内容包括:(1)眼部解剖结构检查:用聚光手电从外观上检查眼睑、眼球发育、睁眼时睑裂大小、对称情况。检查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及晶状体情况。(2)对光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射:新生儿在清醒状态(非睡眠状态)且自动睁眼的情况下,用手电分别在左右眼正前方给予光刺激,应有闭眼,皱眉反射动作,如果光刺激迟钝或无反应,则怀疑视功能障碍。(3)红光反射试验:利用直接检眼镜(检影镜)同时观察双眼的红光反射。(瞳孔大小)用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检查瞳孔区红光反射,正常眼红光反射应该是均匀的。若红光中出现暗点、一侧减弱、红光反射消失或白光反射、红光反射増强,均为异常。
筛查出先天性白内障,如何治疗呢?
先天性白内障治疗目标是恢复视力,减少弱视和盲的发生。对视力影响不大的,如前极白内障、冠状白内障和点状白内障,一般不需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对于手术指征,2022年中国儿童白内障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推荐:(1)不能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致密的核型白内障;混浊位于视轴且直径大于3mm;晶状体混浊影响眼底检查或屈光检查;合并斜视、弱视、眼球震颤;无法固视。(2)可配合视力检查的患儿:由晶状体原因引起最 佳矫正视力低于0.4。但是目前对于手术时间的选择并未达成统一。
总结:宝宝出生后定期眼科查体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尽早给以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昆壕   编辑:刘克 值班主任: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