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枣核的“生命时速”——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用专业点亮生命的月光
深秋夜,冷雨敲窗。一名1岁多的幼儿因误吞枣核卡住食管,痛苦啼哭撕裂了夜晚的宁静。患儿已经被枣核卡住1天多,辗转多家医院表示穿孔风险大,不易取出,且无儿童胃镜操作经验,被拒之门外,家属无奈冒雨疾驰而至。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立即启动应急预?——开启绿色通道,积极联系彩超室、CT室及胸外科,多学科协作联动,术前详细评估,发现枣核距离颈总动脉仅有2mm后,迅速制定相应并发症应对预案,尽快安排了急症胃镜手术。胃镜室里,医生俯身屏息,用精准的技术与时间赛跑。一枚危险的枣核被成功取出,孩子的啼哭转为安稳的呼吸,庆幸未造成穿孔及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误吞枣核后,千万不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吞饭团、咽馒头:强行吞咽可能让枣核扎得更深;喝醋:醋无法软化枣核,反而刺激黏膜;用手抠:可能造成二次损伤或误吸窒息。正确应对方法为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动作加重损伤。判断枣核位置:若卡在喉咙或食道(出现胸痛、吞咽困难),立即就医,需内镜取出;若已进入胃部(无明显症状),可暂时观察,但需密切注意腹痛、呕吐、便血等信号,一旦出现及时就诊,就医时明确告知医生:误吞时间、枣核大小、是否有症状,最好携带枣核样本方便医生评估风险。
“万家灯火,总有人负重前行。”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山东大学附属儿童消化科医务工作者的日常。从白昼到深夜,查房、会诊、胃镜……医护人员用奔忙的身影,筑起儿童健康的防线,他们以白衣为甲,用专业与温情化解危机,让孩子的欢笑声不被病痛打断。
作者:李昆壕   编辑:李欢 值班主任:刘克






